战国末期,楚国权臣春申君挥兵灭掉鲁国,可新打下的地盘也得有人镇守。享誉天下的大学问家荀子,也就得到了春申君的热情邀约,在鲁国故地担任了兰陵令要职。可就在兴冲冲的荀子放开手脚,打算好好为楚国建功立业时,春申君身边的小人们却下药了:“荀子可是知名的大学问家,现在你一口气让他管这么多土地,他万一反了水怎么办?”春申君一听就冒了冷汗,结果荀子在兰陵令岗位上屁股还没坐热,就叫春申君撸了下来。
可就在春申君刚松一口气后,荀子接下来的境遇,却是狠狠甩了春申君一记耳光:身为此时名满天下的大牛人,荀子何愁没有新岗位?在楚国前脚刚离职,后脚就跑到赵国走马上任。楚国的“兰陵令”算啥?人家直接在赵国担任了上卿。这下春申君肠子都悔青了,连忙厚着脸皮派人去赵国:您别在赵国了,还是回楚国吧。
受过窝囊气的荀子,哪里还受得了这个?不但谢绝了春申君的邀请,还特意写了一封回信。如果说在赵国再就业,是狠打了春申君一记耳光,那么这封回信,才是泼给春申君一瓢冷水:全篇把春申君小心眼耳根子软的毛病数落个遍,最后提出这个警告:夫劫弑死亡之主,心之忧劳,形之困苦,必甚于疠矣。那些遭到劫杀篡位的帝王,都跟你一个毛病,喜欢嫉贤妒能瞎琢磨,比麻风病人还可怕。
但多年以后,荀子这一通怒骂,却真的不幸言中:被荀子骂的狗血淋头的春申君,老毛病还是不改,依然只宠信那些只会逢迎拍马的小人,结果被他最亲信的心腹李园发动叛乱杀害,真如荀子怒骂的那样,成了“夫劫弑死亡之主”。
以这事情说,荀子不但有着强大的学问,更有着虚怀若谷的人品,信中的怒骂,却是为春申君负责的忠告。只可惜春风得意的春申君,终究没听进去。
编辑:王雅冬
|2017.12.28
我们爱历史|2018.01.02
|2017.12.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