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高宗乾隆帝,一辈子都以才情著称,号称琴棋书画样样精,最大的一样才情,就是品鉴国宝字画。
但他的“才情”,简直空前绝后的恐怖,单印章就刻了一千多个,平日身边随手用的有五百来个,每当看到珍奇国宝字画,就是满腹才情大爆发,先是提笔刷刷写诗,写过了后就啪啪盖印。尤其是那些中国书画史上的不朽精品,更是享受特殊对待,题一遍哪够,高兴了就继续题,印章来回的盖,有空没空的地方全弄满。
如此年复一日,就有了后人心疼得哆嗦的景象:但凡他日常把玩的字画,没有不遭了毒手的。明朝人临摹版的《富春山居图》上,他亲笔题诗就题了五十多处。王羲之的《快雪时晴帖》上,一共就三行王羲之的真迹,旁边就被乾隆盖了十几个印章,空白地方全题满了诗。王献之的《中秋贴》一共三十个字,旁边被乾隆哗哗盖了八十个章。多少书画珍品的风骨意境,就这么生生被毁了个干净。
这样的毁坏,绝不是哪天乾隆帝偶尔为之,而是他在位六十年如一日,高兴了就随手毁。自己嘴里常挂的一句话,就是“以后展玩亦不复识题”,也就是下次绝不这么毁,可是再看到国宝珍品,手就从来闲不住,乱盖乱写停不下来。
如此标榜才情的厚脸皮,挖坑点火的秦始皇项羽们瞧见,都得连叫佩服!
编辑:王雅冬
|2017.12.28
|2017.12.28
|2017.12.28